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云诵三字.德润童声: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团队积极开展特色文化育人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07 浏览:

在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述指引下,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近日组织开展了"云诵三字.德润童声"主题实践活动。在学院党委统筹部署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璐老师带领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绘画5个专业14名学生组成的"薪火"团队,创新开展《三字经》文化传承项目,构建起"线上有声传播+线下浸润教育"的立体化传统文化育人体系。


一、理论引领:构建"三维一体"传承模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将"第二个结合"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遵循,按照"课程建设、实践创新、服务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思路,系统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王璐老师表示:"我们通过深挖《三字经》等蒙学经典中的德育资源,既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又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开辟了新路径。"

在具体实践中,团队构建起"1+N"理论指导框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具体要求。这种理论架构使得传统文化传承既保持历史纵深感,又彰显时代特征。

二、创新实践:打造沉浸式文化传播矩阵

团队突破传统诵读模式,创新开发"听得见的历史课堂"。在喜马拉雅平台创建的《三字经故事会专辑,采用"微经典+大故事"的创作理念将原著每句话制作一集音频,每集以"原文诵读—历史典故—文化延伸—当代启示"为叙事主线同时,制作团队运用沉浸式音效打造真实临场感:通过专业配音塑造人物角色,配合各种音效还原历史场景,穿插古琴、笙等传统乐器演奏的背景音乐让幼儿在理解内容分同时更具画面感。

三、实践深化:形成校地协同育人机制

在学院党委"大思政"工作格局指导下,项目组构建起"高校研发—基础教育应用—社会反馈提升"的协同机制。线下宣讲团队深入西安市幼儿园小学,开展"经典文化体验课"通过生动讲解和游戏互动等方式获得了小朋友一致好评,同时也明显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

王璐老师说"这个项目生动诠释了'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路径。我们通过解码传统文化基因,赋予其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现代表达,既解决了传统蒙学教育现代化转型的难题,又探索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新路径"

团队计划将《三字经》项目经验拓展至《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传承,形成传统文化育人矩阵。这种把经典读薄、把内涵变活、把理论做实的创新实践,为学院积极开展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探索了一条新的实践育人路径。

                                         

                                           (撰稿:王璐    审核:黄海涛


关闭

友情链接: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神禾二路101号 

联系电话:029-81530130   

邮编:710100

邮箱:ssydzb@snsy.edu.cn